撰稿:Alrin,日期:2022-09-09

科技、局勢一直在變化,職場工作者想用一套模式打天下的想法根本不可行,持續學習將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所以終生學習至關重要。

本次的趨勢分享,來探討職場競爭力和線上學習。

全球 8 億個工作即將消失

全球研究院跨國顧問公司麥肯錫全球研究院(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)預估,2030 年,全球將有 4~8 億個工作被自動化取代,相當於現今全球勞動力的五分之一;不過與此同時,也會造就 9 億個新工作崛起。

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)在 2021 年 10 月發表的《2020 未來工作報告》中揭示,2025 年職場上優秀人才應具備的兩大能力是「專業能力」與「軟實力」。

因應數位時代趨勢,未來人才要能快速換上「數位腦(digital brain)」,必備的專業能力涵蓋銷售與廣告技巧、商業管理、軟體工具開發、發掘新商機、AI 人工智慧、社群應用、資料科學、圖像設計等技能。

在職場即將大洗牌的未來,如何快速適應新變化,成為所有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新課題。而這道題背後的答案就是「保持學習」。

Untitled

為什麼員工會失去競爭力?

很多人似乎離開學校後就失去了學習(閱讀)的習慣,進入社會工作幾年後,有人開始抱怨著他們目前的生活。覺得自己工作操勞、總是重複做類似的事情、職涯看不到前景、沒有辦法接觸新事物,明明很認真老闆卻似乎總不賞識,升遷也沒他們的份。偏偏時機不好,不敢隨意離職;但不離職,又感覺自己不受重用、因此抱怨連連。

某方面來說,這些人實在太安於現狀了,偏偏又不知道自己的問題,只是老覺得自己不被賞識、覺得自己受委屈了,但這麼多年來,卻沒太大視野上的改變,而職場上這樣的人佔了大多數。

Untitled

穩定的職場生活

有些公司裡面,有很多的老員工,每天的工作內容都差不多,大多是一些沒有關鍵技術的工作,說穿了這個人離職對公司也沒有任何影響,繼續待在公司對公司也沒有顯著的助益。

大多的人都覺得這樣的工作很好,只要公司幫忙支付保勞健保,薪水可以溫飽,自己的工作不要出錯,這就是一份不錯的工作。

但是如果公司面臨轉型,成本結構改變,公司的業務方向轉彎,甚至是公司的獲利模式出了問題,而這些人在關鍵時刻卻不接受任務更動,公司第一波要裁撤的人員就會是這些人。

有的人甚至在轉型初期,便拒絕了公司的任何培訓和調動、嘗試新任務,在老闆看來這是一種不積極、不上進、嚴重的懶惰態度。有時候同事不方便說什麼,就給一個「淡泊名利」的頭銜,可是原本就沒有名和利,何來淡泊之說。

而且,這些人認為的「穩定」,其實是在浪費時間,因為你的努力成果,最直接受惠的人,還是你自己。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點,只是斤斤計較的計算領多少薪水、做多少事情;最後浪費了大半的人生,渾渾噩噩的過日子,直到被公司、就職市場、整個產業環境淘汰之後,還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是那個優先被資遣的員工。

Untitl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