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稿:Alrin,日期:2022-09-30

相信大部分人已經聽過,很多專家對於元宇宙的解釋,不過這篇既然是最近的趨勢觀察,那麼就用最新的觀點再解釋一次,什麼是元宇宙。

元宇宙(Metaverse)由來

「元宇宙」這個詞彙來自於 1922 年美國科幻小說家 Neal Stephenson(尼爾史蒂文森)所寫的暢銷的小說《潰雪(Snow Crash)》。這是一部講述主角 Hiro Protagonist 身處在一個黑手黨曾控制美國領土的世界,Protagonist 則是從事為黑手黨送 Pizza 的工作,閒暇時 Protagonist 會插上電源進入一個叫 Metaverse(元宇宙)的世界,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以自己設計的形象活動娛樂。

Untitled

如果看過「一級玩家」電影,你會發現電影中的「綠洲」和潰雪書中描述的「元宇宙」幾乎相同,沒錯,因為兩者解釋的概念根本是同一件事情。而若干年前的電影「駭客任務」也是相同的題材。

Untitled

專家認為的元宇宙

把「虛擬實境(VR)」和「第二人生(Second Life)」這兩個概念融合在一起,這是大多數的專家口中的元宇宙。但那是當時用當下的人類科技去解釋這件事情,要滿足像元宇宙那樣的條件,在現實的科技中是有難度的。

而且如果像「第二人生」那樣加上 VR 環境就能稱作元宇宙,那麼前幾年 Switch 遊戲「動物森友會」,也同樣的滿足了相同的社交條件,是不是加上個 VR 裝置也能稱作元宇宙呢?

元宇宙話題 1-2 年過去了,以現在的科技時空背景下,若還要用這兩個概念的融合來解釋元宇宙,似乎好像也有一點過氣了。

風險投資家馬修·鮑爾(Matthew Ball)說,元宇宙代表了繼大型計算機、個人電腦和移動端載具(手機、平板)之後的第四次計算器的浪潮。

他認為元宇宙是一種「用戶永遠在線上的概念」,而不是每次都要打開 App、網址,然後接入網路世界。

Untitled

「隨時都能連網的設備」不就是手機嗎?

專家們會這樣預測元宇宙的未來,其實是因為;在手機網路尚未普及之前,以前的人要連上網路都得靠電腦、網路線,但是智慧型手機、行動網路卻改變了這件事情,現在還有誰的手機無法隨時連上網路社群呢?

公司同事發了一封郵件給我,我不需要人到了公司後,打開桌上的電腦才能處理郵件的訊息,我可以隨時打開手機,就能在幾分鐘內處裡完原本需要電腦才能處理的工作。

手機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佔有不同層度的資訊收發,端看你每天最頻繁來溝通的工具是通話、郵件還是社區工具,就可以知道溝通方式的比重。把你的手機看成是一台小電腦,這個邏輯似乎也不奇怪。

既然現代人的手機就像電腦一樣的工作,而且都能一直連在網路上,手機要稱為元宇宙的接入端,應該是最有可能的。

Untitled